首页/养老资讯/养老百科/老年朋友这样锻炼更科学
- 养老百科
-
老年朋友这样锻炼更科学
发布时间:2025-07-28|济南养老网
自24日起,国家卫生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
根据国家卫生委员会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2.8亿。据估计,在“十四五”期间,60岁以上老年人总人口将超过3亿,占总人口的20%以上,中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30%以上,进入严重老龄化阶段。在中国老年人中,“长寿但不健康”的问题更为突出。认知、运动、感官功能下降、营养、心理等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疾病生存和多种疾病共存非常普遍。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约有4000万残疾人和部分残疾老年人。
多病共存 相互作用
增加住院和死亡的风险
老年人应该如何应对多病共存的状态?老年人可以接种什么疫苗,应该注意什么?老年人应该如何科学地锻炼?
“一切都是疾病”是许多老年人对自己健康状况的评价。专家指出,“多病”是老年人疾病的主要特征,特别是常见慢性病和传染病的共存,应引起老年人的注意。
老年人多病共存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多病平行,如高血压、腰腿痛,另一种是多病相互作用。专家指出,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慢性病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老年人的免疫力,尤其是老年人,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炎、带状疱疹等传染病并发。以糖尿病患者为例,带状疱疹的风险增加了约84%。
一旦得了传染病,免疫力进一步降低,原有的慢性病变得更加难以控制,导致老年人病情复杂,临床治疗更加困难,增加了住院和死亡的风险。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王建业:我们常说慢性病没关系,不要并发感染。有许多老年人存在的问题是可以预防的,早一点预防就可以解决。例如,相当一部分呼吸道感染可以避免或减少。比如带状疱疹,为什么没听说过或者很少见?老年人多,抵抗力降低,与疾病相互因果关系。尽量减少或避免其他传染病的发生,有利于控制这些慢性病,使其更加稳定。
接种疫苗
老年人要注意三个关键点
面对传染病,现在许多老年人有接种相关疫苗的意识,国家卫生委员会发布的“老年残疾预防核心信息”也明确指出,老年人应提高疫苗预防意识,主动接种流感、肺炎链球菌、带状疱疹疫苗,所以老年人在选择接种疫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专家指出,老年人在接种疫苗时必须注意三个关键点:年龄、保护效果和禁忌证书。在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接种的疫苗不同,保护效果也不同。老年人应首先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的疫苗。保护效果是指接种疫苗的人获得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保护效果。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刘兆秋:第三个关键点是,我们老年人在接种疫苗时必须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假如你有一些疾病,一定要告诉接种医生,我们来判断你能不能打。例如,肿瘤化疗,包括红斑狼疮或其他影响免疫机制的情况,此时我们必须注意减毒活疫苗绝对不能接种,所以我们应该及时告诉我们的专业医生他们的身体状况。
老年人如何运动更科学?
为了健康,锻炼对老年人至关重要。国家卫生委员会最近还发布了一些关于老年人科学运动的科普知识,看看老年人在运动中应该注意什么。
老年人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例如,严重高血压患者不能进行举重训练,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不应跳绳。老年人可以利用心率来控制运动量。适当的运动心率一般为170,减去年龄。
劳动不能代替体育锻炼。体力劳动是一项单调的运动,在一个或多个身体环节(肌肉群)中不断重复。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各个环节和肌肉群的全面均衡发展。长期机械重复的体力劳动会让人感到疲劳和厌倦,而体育锻炼会让人感到快乐和充满活力。
运动不应该突然太大。如果老年人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幅度过大、强度过高或总负荷过大,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在参加运动之前,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运动设备,为运动做好准备,选择合适的项目,如快走、慢跑、太极拳、游泳、乒乓球、舞蹈等,注意控制运动量,选择设备、场地、环境、时间和气候。
慢性病患者应尽快锻炼。关节炎、高血压和其他慢性病是可控的,但不能治愈。因此,慢性病患者在完全康复后进行体育锻炼是错误的。他们应该尽快通过体育锻炼来控制自己的病情。如果运动后出现头痛、胸闷、心跳不适、食欲不振、睡眠不良、明显疲劳和疲劳,则表明运动量过大,应及时调整或暂时停止一段时间。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