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老资讯/常见问题/ 养老护士如何摆脱“低配”的困境?
- 常见问题
-
养老护士如何摆脱“低配”的困境?
发布时间:2025-02-10|济南养老网
养老护理人员,老年人生活的护卫人员,国家惠老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养老服务的直接出口者。但长期以来,养老岗位存在专业化程度低、劳动强度高、工资低、缺乏认同感的“低配置”困境。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发布了《关于促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建立养老服务赞扬机制,开展养老护理活动,加强养老护理先进事迹和奉献精神的社会宣传,使养老护理劳动创造和社会价值得到全社会的尊重。那么,养老护理人员面临哪些问题呢?各地民政部门如何摆脱养老护理人员“低配置”的困境,为此做出了怎样的努力?记者带着疑问进行了采访。
“我们班有15名学生,现在只有5名学生在养老机构工作,其他学生要么出国深造,要么去其他行业。22岁的刘媛毕业于山东省潍坊市护理职业学院,现为山东省滨州市社会养老服务中心的护士。据她介绍,她在学校主修老年服务和管理,课程很多,包括管理、针灸按摩、护理基础、药理学、养老护士操作、老年人法律保护、老年病学等。
在与刘媛的接触中,记者听到最多的是感谢我们关注老年护理人员。她承认她热爱这份工作,但她经常感受到社会和世俗偏见带来的压力。记者问她,你有没有想过换工作?她想了一会儿,说:“我以前照顾过一位阿尔茨海默病的祖母。她通常对每个人都很凶猛,但有一次她去查房时,祖母抱住我,给我妹妹打电话。当时,我被感动了。当时,我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用我所学到的东西来照顾这些老人,让他们享受晚年。但是我们的工资真的不高,我还没结婚,父母还年轻,不需要我照顾。生命是宝贵的,一定要趁年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
“如果工资能高一点,我们会更有活力。”
当被问及工资待遇时,苏阿姨说月薪3500元是可以接受的。北京的生活成本很高。这里有食物和住房。一个月有四天的假期,节日和节日费,还有保险。但与此同时,她还说:“做我们的生意很累。老人必须照顾好他们的饮食和拉撒。当他们遇到特别重的老人时,他们不能独自工作。最重要的是,一颗心总是悬着的,老人在这里,如果没有问题,如果有一点问题,家人会找到,这个责任很大。苏阿姨说:“最好承担这么大的责任,提高工资,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活力。
”
政策不断发放红利,优化养老护理人员的生活环境
如何鼓励像刘媛这样的年轻人进入养老行业,让在这个行业工作多年的护士放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六次直接谈到老龄化工作,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养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促进医疗保健相结合,加快老龄化事业和产业发展。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上海、江苏、福建、广东、山东等地建立了养老服务培训补贴制度;浙江、江苏、山东、辽宁、广东、浙江、陕西等地建立了养老服务岗位补贴制度;上海、四川、甘肃等地建立了大学生学费减免制度。
据山东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李海彦介绍,目前, 山东省民政部整合各种资源,建立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省、市、县三级联动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培训体系,希望促进养老服务发展校企对接交流,让政府、校企对接,建立养老人才培训机构与养老服务企业合作桥梁,畅通人才输出渠道,实现供求关系的有效对接。
校企合作确实开辟了人才配送渠道,但仍存在养老服务专业吸引力低的问题。据刘媛介绍,在做一线护士的过程中,她感到困惑。她说:“当理想的朝阳产业遇到工资1700元、生活紧张的现实时,每次看到以前的同学选择其他行业,赚的钱比自己多,心里都动摇了。”
安贞养老护理中心负责人杜慧英告诉记者,安贞养老护理中心护士工作时间最长的是两年。大多数护士今天和明天都在这里,或者他们有孙子孙女,所以他们回去照顾孩子。“更不用说年轻人了,几乎没有。护士们做肮脏和疲惫的工作。这些人在这里为老年人服务,除了爱,耐心也特别重要,所以我认为他们可以做这项工作,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都特别伟大。幸运的是,一线工作人员个人觉得政府越来越重视我们,也希望未来有更具体的养老措施和政策。例如,租金能有进一步的优惠政策吗?提供养老护理行业津贴、员工保险补贴等,使我们的企业运营成本更低,护理人员的工资也可以增加。
”
7月,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养老、托儿、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公告》,对提供社区养老、托儿、家政服务的收入免征增值税。”这样,机构运营成本降低,负担减轻,企业节省的成本可用于人员培训和管理。”北京尚佳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秦芳说。
只有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我们才能增强社会认同感
这样的期待,类似的例子,无一例外地出现在杜慧英、刘媛的故事中。记者深深感受到,无论是“95后”的年轻护士、“4050”人群,还是养老机构管理层,他们对“成为养老从业者”的矛盾和挣扎都有“为老年人服务”的理想,但他们也因为“工资低、专业化程度低、缺乏社会认同感”的现实而犹豫不决。同时,他们希望国家给予更多的支持,培养更多的专业养老服务团队,改善现有生活条件,使养老服务业更加规范,进一步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地位和待遇,使养老护理人员真正“有所收获,有所值”。

“我想趁着年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班有15名学生,现在只有5名学生在养老机构工作,其他学生要么出国深造,要么去其他行业。22岁的刘媛毕业于山东省潍坊市护理职业学院,现为山东省滨州市社会养老服务中心的护士。据她介绍,她在学校主修老年服务和管理,课程很多,包括管理、针灸按摩、护理基础、药理学、养老护士操作、老年人法律保护、老年病学等。
在与刘媛的接触中,记者听到最多的是感谢我们关注老年护理人员。她承认她热爱这份工作,但她经常感受到社会和世俗偏见带来的压力。记者问她,你有没有想过换工作?她想了一会儿,说:“我以前照顾过一位阿尔茨海默病的祖母。她通常对每个人都很凶猛,但有一次她去查房时,祖母抱住我,给我妹妹打电话。当时,我被感动了。当时,我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用我所学到的东西来照顾这些老人,让他们享受晚年。但是我们的工资真的不高,我还没结婚,父母还年轻,不需要我照顾。生命是宝贵的,一定要趁年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
“如果工资能高一点,我们会更有活力。”

2017年,养老护理人员职业资格取消,养老护理行业不再需要“持证上岗”,这也让越来越多的“4050”人员进入这一行。在北京市朝阳区安贞养老中心,记者看到了来自河南农村的48岁护士苏阿姨。她在这个行业工作了三年。她以前在北京昌平区的一家养老院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她被介绍到安贞。“我们这里的养老护士,我的年龄是最年轻的。对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我们不能跟上育儿和月嫂的精力。做起来还是很熟悉的。
”当被问及工资待遇时,苏阿姨说月薪3500元是可以接受的。北京的生活成本很高。这里有食物和住房。一个月有四天的假期,节日和节日费,还有保险。但与此同时,她还说:“做我们的生意很累。老人必须照顾好他们的饮食和拉撒。当他们遇到特别重的老人时,他们不能独自工作。最重要的是,一颗心总是悬着的,老人在这里,如果没有问题,如果有一点问题,家人会找到,这个责任很大。苏阿姨说:“最好承担这么大的责任,提高工资,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活力。
”
政策不断发放红利,优化养老护理人员的生活环境
如何鼓励像刘媛这样的年轻人进入养老行业,让在这个行业工作多年的护士放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六次直接谈到老龄化工作,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养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促进医疗保健相结合,加快老龄化事业和产业发展。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上海、江苏、福建、广东、山东等地建立了养老服务培训补贴制度;浙江、江苏、山东、辽宁、广东、浙江、陕西等地建立了养老服务岗位补贴制度;上海、四川、甘肃等地建立了大学生学费减免制度。
据山东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李海彦介绍,目前, 山东省民政部整合各种资源,建立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省、市、县三级联动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培训体系,希望促进养老服务发展校企对接交流,让政府、校企对接,建立养老人才培训机构与养老服务企业合作桥梁,畅通人才输出渠道,实现供求关系的有效对接。
校企合作确实开辟了人才配送渠道,但仍存在养老服务专业吸引力低的问题。据刘媛介绍,在做一线护士的过程中,她感到困惑。她说:“当理想的朝阳产业遇到工资1700元、生活紧张的现实时,每次看到以前的同学选择其他行业,赚的钱比自己多,心里都动摇了。”
安贞养老护理中心负责人杜慧英告诉记者,安贞养老护理中心护士工作时间最长的是两年。大多数护士今天和明天都在这里,或者他们有孙子孙女,所以他们回去照顾孩子。“更不用说年轻人了,几乎没有。护士们做肮脏和疲惫的工作。这些人在这里为老年人服务,除了爱,耐心也特别重要,所以我认为他们可以做这项工作,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都特别伟大。幸运的是,一线工作人员个人觉得政府越来越重视我们,也希望未来有更具体的养老措施和政策。例如,租金能有进一步的优惠政策吗?提供养老护理行业津贴、员工保险补贴等,使我们的企业运营成本更低,护理人员的工资也可以增加。
”
7月,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养老、托儿、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公告》,对提供社区养老、托儿、家政服务的收入免征增值税。”这样,机构运营成本降低,负担减轻,企业节省的成本可用于人员培训和管理。”北京尚佳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秦芳说。
只有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我们才能增强社会认同感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建立养老服务赞扬机制,开展养老护理人员护理活动。这让在广东当了8年养老护士职业技能培训讲师的张雪英兴奋不已。她说:“在培训护理人员的过程中,发现许多护理人员的损失,无法承受社会压力,甚至家庭不同意,行业是日出行业,但养老护理人员很难做,例如,一些孩子把老人送到养老院,医院打电话给孩子看父母,但一旦发生事故,犯罪成为养老护理人员。每个人都会说,如果我花钱,你必须为我提供最好的服务。没有人会理解养老护士的辛勤工作,也没有人会认为护士每天都在为他们孝顺。说到委屈,护士培训师在与众多护士长期接触后,无奈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个行业需要社会认可他们的工作、劳动和努力。更多的人应该看到这些。
”这样的期待,类似的例子,无一例外地出现在杜慧英、刘媛的故事中。记者深深感受到,无论是“95后”的年轻护士、“4050”人群,还是养老机构管理层,他们对“成为养老从业者”的矛盾和挣扎都有“为老年人服务”的理想,但他们也因为“工资低、专业化程度低、缺乏社会认同感”的现实而犹豫不决。同时,他们希望国家给予更多的支持,培养更多的专业养老服务团队,改善现有生活条件,使养老服务业更加规范,进一步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地位和待遇,使养老护理人员真正“有所收获,有所值”。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