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老资讯/政策法规/养老版“穿墙透绿”,打开院墙、打开服务边界,距离养老机构还有多远?

- 政策法规
-
养老版“穿墙透绿”,打开院墙、打开服务边界,距离养老机构还有多远?
发布时间:2024-06-05|济南养老网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持续加深的趋势,至2023年底上海闵行户籍老年人口42.8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34%。如何让社区老年人享受到养老机构的专业照护、让机构的专业服务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日前举行的区政协七届二十五次主席会议,听取了闵行推进“打开院墙”开放式养老情况的通报并进行协商,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区政协委员围绕养老机构院墙为什么打开、怎么打开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9073’养老模式中居家及社区养老超90%,但专业性规范性不足”,区政协委员陈星言认为机构掌握了专业养老服务资源,可第一时间满足家门口15分钟养老生活圈,“比如餐饮,机构在吞咽障碍等方面有更专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通过机构参与提升社区老年人生活品质”。
她认为,“打开院墙”不仅是物理上,重要的是养老服务边界打通,机构和内设医疗资源作为家门口社区养老的补充,有助于养老机构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服务水准。
曾任区民政局局长的区政协副主席蔡怿晖提出,2018年开始区民政局把养老院“打开院墙”作为重点工作在推,让院里老人跟社会有接触,最早在莲花老年公寓试点,其中包括二楼食堂对社区老年人开放,“半年后社区老人开始排队去,他们对养老院的恐惧打破了,感觉设施专业、服务专业、饭菜好吃”。
据悉,目前全区养老床位17000多张,老年户籍人口虽持续增长但较缓慢,入住率上升缓慢,服务质量可能会受影响,而社区老人提前了解机构,对养老院管理能力的提升给予锻炼机会。蔡怿晖提出,社区老人跟养老院提前融合,全区规模以上有条件的机构都可以打开。
对社区提供个性化服务,开放内容标准须有配套文件
院墙如何打开?陈星言提出要“走进去,走出来”,她认为机构监控要加强,安全要保障,同时预防老人走失,还要考虑从业人员有没有能力在原来场景基础上预估风险、做出判断,“机构参差不齐,跨学科应对能力不足,要在运营好的基础上再打开院墙”。
“开放内容标准包括食品管理安全等,建议民政部门牵头形成新的配套文件”,蔡怿晖提出,现有养老院、日托班等,活力老人不去的可改成专业认知症照护区或根据实际撤掉,减少人力成本;另外打破边界,养老院和长照都可收日托,将养老院的短托功能开放出来。
区政协委员李侠建议,社区服务团队跟养老院结合,在养老院建立外部服务团队,专人负责,加强调研,提供多元化个性化需求,让老年人在家也享受机构的专业服务。
“开放式养老的对象不只老年人,闲置公共空间向社区溢出时家门口的弱势群体都可受益”,陈星言认为
养老机构可扮演爱心加油站角色,双向奔赴带来更多社会赋能和商业价值,她建议分阶段将养老机构分层,符合条件的做尝试。
“自闭症儿童父母年老后,养老院能否设专区向他们开放?”蔡怿晖建议跟残联形成政策组合包,建立养老机构托底保障制度。
入住率下降带来运营压力,院墙打开后面临很多问题
图片
“打开院墙”面临不少问题,比如居家养老最后100米,老人遇紧急情况,是保姆还是物业还是养老院响应?陈星言建议建立不少于二级的机制,物业保安第一时间响应,后台支撑由家门口的养老院或社区医生二级响应,“对物业来说,增加的压力可通过承接适老化改造缓解”。
“机构本身就有24小时值守的功能,养老机构可以解决最后1公里的监管照护,我们派驻工作人员到现场紧急处置”,区政协委员杨蔚表示,她所在的机构在进行资源整合,承担二级管理的职能,建设后已有共享平台,失独老人、独居老人等都可以直接通过平台呼叫。
杨蔚认为,“打开院墙”可以早介入发掘潜在客户,让那些抗拒入住养老院的社区老人感受到养老院专业的养护能力。
作为养老院院长,她也面临着机构入住率下降的压力:家庭更多的是想依托政府,市场化对接很难,比如助医,对家属来说最好一次50元,但机构要投入成本,300—500元家属觉得高了,机构在没有依托的情况下增加了风险。
建立护理员线上评价系统,开放式养老是观念思路打开
图片
蔡怿晖认为,居家养老可以优化提升家庭护理员和社区护理员的服务和效率,是区域化服务方式经济有效的方式,现在市场分割,墙内墙外两支队伍,建议先做调研再做决定。
“护工没有被职业化”,陈星言提出,能否像“滴滴”司机、“饿了么”快递员一样把所有护工的诚信系统建立起来,为护理员上线打分,市民根据需求按星级选择。
区政协主席祝学军认为,开放式养老首先是观念的开放和思路的打开,他表示,入住者需求不同,让老年人既要老有所乐,也要老有所为,让他们有尊严有作为地安度晚年,要为他们提供平台。开放还包括对环境的更新改造,特殊人群都要考虑,可以部门联合,不造成资源浪费。
他还提出,传统公办机构管理者队伍要强化培训学习,建立护理员队伍培训及奖励机制,包括待遇、表彰、评选等及形象上服装的统一。
日前举行的区政协七届二十五次主席会议,听取了闵行推进“打开院墙”开放式养老情况的通报并进行协商,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区政协委员围绕养老机构院墙为什么打开、怎么打开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机构掌握了专业的资源,打开有助于提升服务质量
“‘9073’养老模式中居家及社区养老超90%,但专业性规范性不足”,区政协委员陈星言认为机构掌握了专业养老服务资源,可第一时间满足家门口15分钟养老生活圈,“比如餐饮,机构在吞咽障碍等方面有更专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通过机构参与提升社区老年人生活品质”。
她认为,“打开院墙”不仅是物理上,重要的是养老服务边界打通,机构和内设医疗资源作为家门口社区养老的补充,有助于养老机构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服务水准。
曾任区民政局局长的区政协副主席蔡怿晖提出,2018年开始区民政局把养老院“打开院墙”作为重点工作在推,让院里老人跟社会有接触,最早在莲花老年公寓试点,其中包括二楼食堂对社区老年人开放,“半年后社区老人开始排队去,他们对养老院的恐惧打破了,感觉设施专业、服务专业、饭菜好吃”。
据悉,目前全区养老床位17000多张,老年户籍人口虽持续增长但较缓慢,入住率上升缓慢,服务质量可能会受影响,而社区老人提前了解机构,对养老院管理能力的提升给予锻炼机会。蔡怿晖提出,社区老人跟养老院提前融合,全区规模以上有条件的机构都可以打开。
对社区提供个性化服务,开放内容标准须有配套文件
院墙如何打开?陈星言提出要“走进去,走出来”,她认为机构监控要加强,安全要保障,同时预防老人走失,还要考虑从业人员有没有能力在原来场景基础上预估风险、做出判断,“机构参差不齐,跨学科应对能力不足,要在运营好的基础上再打开院墙”。
“开放内容标准包括食品管理安全等,建议民政部门牵头形成新的配套文件”,蔡怿晖提出,现有养老院、日托班等,活力老人不去的可改成专业认知症照护区或根据实际撤掉,减少人力成本;另外打破边界,养老院和长照都可收日托,将养老院的短托功能开放出来。
区政协委员李侠建议,社区服务团队跟养老院结合,在养老院建立外部服务团队,专人负责,加强调研,提供多元化个性化需求,让老年人在家也享受机构的专业服务。
“开放式养老的对象不只老年人,闲置公共空间向社区溢出时家门口的弱势群体都可受益”,陈星言认为
养老机构可扮演爱心加油站角色,双向奔赴带来更多社会赋能和商业价值,她建议分阶段将养老机构分层,符合条件的做尝试。
“自闭症儿童父母年老后,养老院能否设专区向他们开放?”蔡怿晖建议跟残联形成政策组合包,建立养老机构托底保障制度。
入住率下降带来运营压力,院墙打开后面临很多问题
图片
“打开院墙”面临不少问题,比如居家养老最后100米,老人遇紧急情况,是保姆还是物业还是养老院响应?陈星言建议建立不少于二级的机制,物业保安第一时间响应,后台支撑由家门口的养老院或社区医生二级响应,“对物业来说,增加的压力可通过承接适老化改造缓解”。
“机构本身就有24小时值守的功能,养老机构可以解决最后1公里的监管照护,我们派驻工作人员到现场紧急处置”,区政协委员杨蔚表示,她所在的机构在进行资源整合,承担二级管理的职能,建设后已有共享平台,失独老人、独居老人等都可以直接通过平台呼叫。
杨蔚认为,“打开院墙”可以早介入发掘潜在客户,让那些抗拒入住养老院的社区老人感受到养老院专业的养护能力。
作为养老院院长,她也面临着机构入住率下降的压力:家庭更多的是想依托政府,市场化对接很难,比如助医,对家属来说最好一次50元,但机构要投入成本,300—500元家属觉得高了,机构在没有依托的情况下增加了风险。
建立护理员线上评价系统,开放式养老是观念思路打开
图片
蔡怿晖认为,居家养老可以优化提升家庭护理员和社区护理员的服务和效率,是区域化服务方式经济有效的方式,现在市场分割,墙内墙外两支队伍,建议先做调研再做决定。
“护工没有被职业化”,陈星言提出,能否像“滴滴”司机、“饿了么”快递员一样把所有护工的诚信系统建立起来,为护理员上线打分,市民根据需求按星级选择。
区政协主席祝学军认为,开放式养老首先是观念的开放和思路的打开,他表示,入住者需求不同,让老年人既要老有所乐,也要老有所为,让他们有尊严有作为地安度晚年,要为他们提供平台。开放还包括对环境的更新改造,特殊人群都要考虑,可以部门联合,不造成资源浪费。
他还提出,传统公办机构管理者队伍要强化培训学习,建立护理员队伍培训及奖励机制,包括待遇、表彰、评选等及形象上服装的统一。



三种不适合去养老院的老人2025-04-23 养老院是许多老年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去养老院。根据不同的健康状况和生活需要,有些人可能更适合在家或由亲戚照顾,而不是住在养老院。济南养老网将介绍三个不适合去养老院的人,以帮助你做出更好的选择。

如何适应初戴活动假牙?2025-07-16 目前,种植和固定修复是牙列缺损的主要修复方法,但对于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和口腔条件差的老年患者,仍然需要安装活动假牙。佩戴活动假牙后,假牙覆盖区域的口腔自洁功能降低,可能会有更多的菌斑附着,从而增加牙齿相邻表面和根部龋齿的风险。主要原因是采摘和佩戴活动假牙的方法不当,缺乏合适的口腔清洁设备。

如何以不同的价格选择合适的养老院?2024-11-19 在选择养老院时,价格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但不是唯一需要考虑的因素。您可以参考以下信息,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条件做出适当的选择:

老年人如何健康过冬?2024-12-13 老年人如何健康地度过冬天?冬季气候寒冷干燥,是许多老年疾病发病率较高的时期,有些老年人身体虚弱,或多或少有一些问题,真的很痛苦。那么,老年人如何健康地度过冬天呢?看看以下济南养老网的介绍方法。

如何判断老年人是否有跌倒的危险2024-06-07 老年人跌倒后非常容易发生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如何判断老年人是否有跌倒的危险。如何减少跌倒的风险。

对于老年人来说,大脑应该多用吗?2025-05-13 大脑的健康和功能主要取决于适度的使用和锻炼,而不是节省使用。科学研究和经验表明,定期的心理活动对维持和改善大脑健康非常重要。以下是济南养老网整理对大脑使用和维护的一些建议:

养老院里母爱情深!2024-01-08 今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我们永远无法预测我们的余生。 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妈妈对我们的爱永远不会变。 目前,疗养院里的疫情充满了温暖。虽然家人不能带奶奶出去吃饭庆祝,但他们会带着鲜花和食物在医院的指定地点看望母亲。这种平凡的生活陪伴,足以让她幸福。 制作手工礼品 母亲节,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许多国家都有在节日给母亲送花的习俗。让医院里的老奶奶和家人一起感受节日的气氛,丰富生活,同时也让老人

养老院护工都干什么具体工作?2024-10-28 养老院护工是一群专注于为老年人提供全面护理和关怀的专业人员。他们的工作内容多样,涵盖了老年人生活的各个方面。那么,养老院护士究竟做些什么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银发经济 要标准更要温度2025-06-12 近日,中国老龄化产业协会发布的《中国老龄化产业协会标准化发展规划(2025-2030)》将“适老”二字推向热搜。21.6万种适老产品和1万多家企业聚集在银发经济中听起来很繁荣,但当我想到家里的老人对功能复杂的智能药盒不知所措时,我不禁想问:标准化文件能解决“老人用不上”最不标准的问题吗?

养老行业及养老院发展情势2024-11-05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养老问题和相关政策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全国养老院的建设与发展同样受到广泛关注,养老产业的前景也备受瞩目。

十部门就探访关爱服务特殊困难老年人印发意见2024-01-08 据民政部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消息,近日,民政部、中央政法委、中央文明办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特殊困难老年人走访关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特殊困难老年人走访关爱工作作出制度安排。 《意见》指出,来访关爱服务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通过定期家访、电话视频等方式。,可以了解家中特殊困难老年人的生活状况,督促赡养人、扶养人履行赡养、扶养义务,并根据实际需要提供政策宣传解释、需求

养老版“穿墙透绿”,打开院墙、打开服务边界,距离养老机构还有多远?2024-06-05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持续加深的趋势,至2023年底上海闵行户籍老年人口42.8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34%。如何让社区老年人享受到养老机构的专业照护、让机构的专业服务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老年护理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2025-02-2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护理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许多家庭面临着如何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护理服务。那么,完成老年护理需要多长时间呢?济南养老网在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详细地讨论老年护理的耗时问题,并提供一些建议,帮助您更好地照顾老年人。

老年人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2024-02-20 当人们步入老年时,由于生活压力和身体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变化,他们确实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不利于身心健康。良好的情绪是维持一个人正常生理功能的先决条件。所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护理人员如何照顾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2024-06-12 当面对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时,照顾者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有时候他们像孩子一样需要关怀,有时候他们像刺猬一样抗拒我们的关怀。今天,济南养老网就和大家聊聊如何更好地照顾这些“老孩子”。到底什么是认知障碍?

老年人开窗通风的讲究2025-07-03 开窗通风是维持室内空气新鲜度和人体健康的重要措施,尤其是老年人,在室内生活时间较长,开窗通风尤为重要。

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害怕独处,护理人员应该采取的五种方法2025-05-26 认知障碍的老年人害怕独处,所以他们可能会一直跟随照顾者,这给照顾者带来了一些麻烦。以下解释了为什么认知障碍的老年人害怕独处,并分享了帮助照顾者处理这种情况的五种技能。或者反复问护士在哪里。,可能会产生恐惧,让护士在他们的视线范围内。如果护士去洗手间或者离开扔垃圾,很多护士发现很难处理这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