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老资讯/政策法规/养老版“穿墙透绿”,打开院墙、打开服务边界,距离养老机构还有多远?

- 政策法规
-
养老版“穿墙透绿”,打开院墙、打开服务边界,距离养老机构还有多远?
发布时间:2024-06-05|济南养老网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持续加深的趋势,至2023年底上海闵行户籍老年人口42.8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34%。如何让社区老年人享受到养老机构的专业照护、让机构的专业服务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日前举行的区政协七届二十五次主席会议,听取了闵行推进“打开院墙”开放式养老情况的通报并进行协商,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区政协委员围绕养老机构院墙为什么打开、怎么打开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9073’养老模式中居家及社区养老超90%,但专业性规范性不足”,区政协委员陈星言认为机构掌握了专业养老服务资源,可第一时间满足家门口15分钟养老生活圈,“比如餐饮,机构在吞咽障碍等方面有更专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通过机构参与提升社区老年人生活品质”。
她认为,“打开院墙”不仅是物理上,重要的是养老服务边界打通,机构和内设医疗资源作为家门口社区养老的补充,有助于养老机构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服务水准。
曾任区民政局局长的区政协副主席蔡怿晖提出,2018年开始区民政局把养老院“打开院墙”作为重点工作在推,让院里老人跟社会有接触,最早在莲花老年公寓试点,其中包括二楼食堂对社区老年人开放,“半年后社区老人开始排队去,他们对养老院的恐惧打破了,感觉设施专业、服务专业、饭菜好吃”。
据悉,目前全区养老床位17000多张,老年户籍人口虽持续增长但较缓慢,入住率上升缓慢,服务质量可能会受影响,而社区老人提前了解机构,对养老院管理能力的提升给予锻炼机会。蔡怿晖提出,社区老人跟养老院提前融合,全区规模以上有条件的机构都可以打开。
对社区提供个性化服务,开放内容标准须有配套文件
院墙如何打开?陈星言提出要“走进去,走出来”,她认为机构监控要加强,安全要保障,同时预防老人走失,还要考虑从业人员有没有能力在原来场景基础上预估风险、做出判断,“机构参差不齐,跨学科应对能力不足,要在运营好的基础上再打开院墙”。
“开放内容标准包括食品管理安全等,建议民政部门牵头形成新的配套文件”,蔡怿晖提出,现有养老院、日托班等,活力老人不去的可改成专业认知症照护区或根据实际撤掉,减少人力成本;另外打破边界,养老院和长照都可收日托,将养老院的短托功能开放出来。
区政协委员李侠建议,社区服务团队跟养老院结合,在养老院建立外部服务团队,专人负责,加强调研,提供多元化个性化需求,让老年人在家也享受机构的专业服务。
“开放式养老的对象不只老年人,闲置公共空间向社区溢出时家门口的弱势群体都可受益”,陈星言认为
养老机构可扮演爱心加油站角色,双向奔赴带来更多社会赋能和商业价值,她建议分阶段将养老机构分层,符合条件的做尝试。
“自闭症儿童父母年老后,养老院能否设专区向他们开放?”蔡怿晖建议跟残联形成政策组合包,建立养老机构托底保障制度。
入住率下降带来运营压力,院墙打开后面临很多问题
图片
“打开院墙”面临不少问题,比如居家养老最后100米,老人遇紧急情况,是保姆还是物业还是养老院响应?陈星言建议建立不少于二级的机制,物业保安第一时间响应,后台支撑由家门口的养老院或社区医生二级响应,“对物业来说,增加的压力可通过承接适老化改造缓解”。
“机构本身就有24小时值守的功能,养老机构可以解决最后1公里的监管照护,我们派驻工作人员到现场紧急处置”,区政协委员杨蔚表示,她所在的机构在进行资源整合,承担二级管理的职能,建设后已有共享平台,失独老人、独居老人等都可以直接通过平台呼叫。
杨蔚认为,“打开院墙”可以早介入发掘潜在客户,让那些抗拒入住养老院的社区老人感受到养老院专业的养护能力。
作为养老院院长,她也面临着机构入住率下降的压力:家庭更多的是想依托政府,市场化对接很难,比如助医,对家属来说最好一次50元,但机构要投入成本,300—500元家属觉得高了,机构在没有依托的情况下增加了风险。
建立护理员线上评价系统,开放式养老是观念思路打开
图片
蔡怿晖认为,居家养老可以优化提升家庭护理员和社区护理员的服务和效率,是区域化服务方式经济有效的方式,现在市场分割,墙内墙外两支队伍,建议先做调研再做决定。
“护工没有被职业化”,陈星言提出,能否像“滴滴”司机、“饿了么”快递员一样把所有护工的诚信系统建立起来,为护理员上线打分,市民根据需求按星级选择。
区政协主席祝学军认为,开放式养老首先是观念的开放和思路的打开,他表示,入住者需求不同,让老年人既要老有所乐,也要老有所为,让他们有尊严有作为地安度晚年,要为他们提供平台。开放还包括对环境的更新改造,特殊人群都要考虑,可以部门联合,不造成资源浪费。
他还提出,传统公办机构管理者队伍要强化培训学习,建立护理员队伍培训及奖励机制,包括待遇、表彰、评选等及形象上服装的统一。
日前举行的区政协七届二十五次主席会议,听取了闵行推进“打开院墙”开放式养老情况的通报并进行协商,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区政协委员围绕养老机构院墙为什么打开、怎么打开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机构掌握了专业的资源,打开有助于提升服务质量
“‘9073’养老模式中居家及社区养老超90%,但专业性规范性不足”,区政协委员陈星言认为机构掌握了专业养老服务资源,可第一时间满足家门口15分钟养老生活圈,“比如餐饮,机构在吞咽障碍等方面有更专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通过机构参与提升社区老年人生活品质”。
她认为,“打开院墙”不仅是物理上,重要的是养老服务边界打通,机构和内设医疗资源作为家门口社区养老的补充,有助于养老机构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服务水准。
曾任区民政局局长的区政协副主席蔡怿晖提出,2018年开始区民政局把养老院“打开院墙”作为重点工作在推,让院里老人跟社会有接触,最早在莲花老年公寓试点,其中包括二楼食堂对社区老年人开放,“半年后社区老人开始排队去,他们对养老院的恐惧打破了,感觉设施专业、服务专业、饭菜好吃”。
据悉,目前全区养老床位17000多张,老年户籍人口虽持续增长但较缓慢,入住率上升缓慢,服务质量可能会受影响,而社区老人提前了解机构,对养老院管理能力的提升给予锻炼机会。蔡怿晖提出,社区老人跟养老院提前融合,全区规模以上有条件的机构都可以打开。
对社区提供个性化服务,开放内容标准须有配套文件
院墙如何打开?陈星言提出要“走进去,走出来”,她认为机构监控要加强,安全要保障,同时预防老人走失,还要考虑从业人员有没有能力在原来场景基础上预估风险、做出判断,“机构参差不齐,跨学科应对能力不足,要在运营好的基础上再打开院墙”。
“开放内容标准包括食品管理安全等,建议民政部门牵头形成新的配套文件”,蔡怿晖提出,现有养老院、日托班等,活力老人不去的可改成专业认知症照护区或根据实际撤掉,减少人力成本;另外打破边界,养老院和长照都可收日托,将养老院的短托功能开放出来。
区政协委员李侠建议,社区服务团队跟养老院结合,在养老院建立外部服务团队,专人负责,加强调研,提供多元化个性化需求,让老年人在家也享受机构的专业服务。
“开放式养老的对象不只老年人,闲置公共空间向社区溢出时家门口的弱势群体都可受益”,陈星言认为
养老机构可扮演爱心加油站角色,双向奔赴带来更多社会赋能和商业价值,她建议分阶段将养老机构分层,符合条件的做尝试。
“自闭症儿童父母年老后,养老院能否设专区向他们开放?”蔡怿晖建议跟残联形成政策组合包,建立养老机构托底保障制度。
入住率下降带来运营压力,院墙打开后面临很多问题
图片
“打开院墙”面临不少问题,比如居家养老最后100米,老人遇紧急情况,是保姆还是物业还是养老院响应?陈星言建议建立不少于二级的机制,物业保安第一时间响应,后台支撑由家门口的养老院或社区医生二级响应,“对物业来说,增加的压力可通过承接适老化改造缓解”。
“机构本身就有24小时值守的功能,养老机构可以解决最后1公里的监管照护,我们派驻工作人员到现场紧急处置”,区政协委员杨蔚表示,她所在的机构在进行资源整合,承担二级管理的职能,建设后已有共享平台,失独老人、独居老人等都可以直接通过平台呼叫。
杨蔚认为,“打开院墙”可以早介入发掘潜在客户,让那些抗拒入住养老院的社区老人感受到养老院专业的养护能力。
作为养老院院长,她也面临着机构入住率下降的压力:家庭更多的是想依托政府,市场化对接很难,比如助医,对家属来说最好一次50元,但机构要投入成本,300—500元家属觉得高了,机构在没有依托的情况下增加了风险。
建立护理员线上评价系统,开放式养老是观念思路打开
图片
蔡怿晖认为,居家养老可以优化提升家庭护理员和社区护理员的服务和效率,是区域化服务方式经济有效的方式,现在市场分割,墙内墙外两支队伍,建议先做调研再做决定。
“护工没有被职业化”,陈星言提出,能否像“滴滴”司机、“饿了么”快递员一样把所有护工的诚信系统建立起来,为护理员上线打分,市民根据需求按星级选择。
区政协主席祝学军认为,开放式养老首先是观念的开放和思路的打开,他表示,入住者需求不同,让老年人既要老有所乐,也要老有所为,让他们有尊严有作为地安度晚年,要为他们提供平台。开放还包括对环境的更新改造,特殊人群都要考虑,可以部门联合,不造成资源浪费。
他还提出,传统公办机构管理者队伍要强化培训学习,建立护理员队伍培训及奖励机制,包括待遇、表彰、评选等及形象上服装的统一。



为弱势及失能老人提供免费集中照护服务2025-01-0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持续增长,他们的照护需求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身体功能的退化,老年人通常需要更多的关注与照料。然而,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照护资源的不足,导致许多老人无法获得充足的照护。为应对这一挑战,山东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了针对困难失能老人的免费集中照护政策。该政策的实施,不仅彰显了政府对老年人的深切关怀,也为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生活注入了新的希望。

当你遇到一位摔倒的老人时,你会选择伸出援手吗?2024-10-16 老年人摔倒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低血压、低血糖、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都可能导致他们更容易摔倒。一旦摔倒,老人可能会出现骨折或晕厥等严重症状。因此,当你遇到摔倒的老人时,首先应该询问他的感受,确认他没有受到严重伤害且能够站立后,再考虑扶他起来。如果无法确定老人的状况是否适合立即起身,建议直接拨打120,以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老人造成二次伤害。

规范养老市场,保护晚年生活2025-02-10 规范养老市场,制定各领域相应标准,规范管理,加强监督,遏制混乱,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服务”和“五星级服务”。

在济南,如何选择适合的养老院2024-08-22 选择合适的养老院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决策,它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以下是一些关键因素,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般职工的养老金是多少(如何确定一般职工的养老金)2025-04-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养老金。养老金是为保障退休后员工生活而设立的福利制度。它的数量直接关系到员工的福利待遇和社会稳定。那么,如何确定普通员工的养老金呢?

社区养老:共建温馨社区关爱老人2024-01-2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区养老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养老是指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养老服务和管理,是一种创新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不仅可以让老年人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服务,还有助于缓解老年人与家人的矛盾,增强社区居民互助合作的凝聚力和意识。

佛山:养老床位入住率55%,佛山基本建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2024-01-08 我们中国的养老有多种养老模式,如旅居养老,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机构养老多种模式,根据不同的人群去选择不同的机构,但是总体上来说我们国家的养老主要入住的人群基本上都是失能,失智老人。 7月22日,佛山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听取和审议了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关于佛山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升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对佛山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升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调研被列入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要

养老院入住前必看!2024-06-20 在考虑入住养老院之前,有几个关键点需要仔细考虑和准备,以确保老年人的过渡既顺利又舒适:

济南养老院费用具体分析2024-08-15 济南市养老院住院费用的具体分析如下:

养老院住一年需要多少钱,每月多少钱?2024-02-29 养老院住一年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因人而异,比较宽泛的,每个养老院因为其地理位置,环境设施,服务项目都不一样,所以需要花费的月费也是不一样的。

让广大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2025-01-09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养老事业,不仅是老年人的事情,也是关系国家大局、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的事情。认真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积极稳妥推进改革,随着政府、社会、市场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投入,一个更加完善、高效、人性化的养老服务体系终将实现。这将进一步激发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活力,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为广大老年人带来更加美好的晚年生活,让中国式现代化底色更温暖、

如何在济南选择合适的养老院2024-06-04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院?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排名。如何从众多的选择中找到最好的养老院,成为摆在老人和家人面前的难题。其实,养老院排名的定义并不仅仅是对其设施质量的判断,还包括对服务质量、医疗条件、护理水平等多方面的考量。

我国养老最大的问题是什么?2024-07-04 我国老年护理中最大的问题在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公平性和不充分性。具体来说,中低收入群体对当前的养老保障体系感到不满,因为高收入者可能通过按最低基数缴费来减少个人负担,而低收入者则可能因为缴费不足或未缴费而获得较少的养老金。此外,现行的社保制度可能导致高收入者感觉自己的贡献与回报不成比例,而低收入者则可能认为自己的养老金过低,不足以维持生活。

山大二院南部院区(济南善德养老院)举办老年护理个案分享讨论会2024-07-23 山大二院南部院区(济南善德养老院)举办老年护理个案分享讨论会

目前农村老年人最迫切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是什么?2025-01-14 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支付能力低。一方面,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远低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老年人养老服务支付能力低。另一方面,城乡老年人养老金水平差距较大。虽然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养老金的国家标准是一致的,但事实上,城镇老年人提供的基本养老金高于农村老年人。而且老年人的后顾之忧还是挺强烈的,担心以后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所以有钱也不敢花,要存起来。

托老所与老年公寓的区别2024-08-15 托老所与老年公寓的区别:

仰头玩手机能预防颈椎病?长时间也会吃不消2024-04-08 在地铁、超市、餐馆和公园里,随处可见长时间低着头玩手机,颈椎不堪重负,如今,“手机颈”正在成为新一代全球性疾病。如果你低头玩手机,你就会得颈椎病。你能通过抬头玩手机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近日,《昂起头来玩手机能预防颈椎病》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讨论和关注。对此,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康复医学部副主任兰春娜提醒,任何固定姿势持续时间过长都会对颈椎造成压力,低头抬头也不例外。长时间抬头会导致颈椎前方肌肉牵引
